因為小孩、因為學生、因為過去的自己,最近很有讀這類書的FU,從系統上的概念去釐清和思考,才能進一步在思維中做調整而導致行為上的改變。

最近有點想換到自己腦袋,不是因為自信心不足或危機感出現,而是當回頭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往時,太多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反而變成是哲學上思考的觀點,思考自己這麼「視為理所當然的窠臼」而導致的無法調整或改變。

唯有降低自己的高度才能看到孩子們或學生們的視角,這是我最近的心得。這樣的概念操作下,就是得對自己的腦袋「開刀改革」植入新想法模式,而這點對於年紀漸長的我,實在是最煎熬的,但邏輯上要調整就得從源頭、根本思想上的改變,才能產生行為修正的模式。

某日我就是邊看這本書邊陪著小一的阿哥阿弟寫功課,實在是非常應景也很讓我陷入省思的氛圍當中。再回頭看愛因斯坦的那句話,6歲孩子的學習是從0開始,從無到有,而大人的視角是在既有姿態和固定思維中,所以對大人來說,也許也需要適時地進行「歸零」,或掌握孩子們的先備知識與程度。

在教學中,老師的權威感不再是唯一方式,而是帶領切入思維討論,還有幫孩子們搭橋做個穩固的Bridge,目前翻轉教學模式已經形成潮流。另外,專業就是專業,數學教學在各年齡層著重的方式和重點不太一樣,即使數學教授在操作小學算術也會陷入大人思考的盲點,這點讓我重新檢視自己在教學上的態度。

在不知不覺中,自己陷入「功能固著心理」(名詞解釋連結)也難怪陷入習以為常的自在,在教學設計上也會莫名其妙落入習慣窠臼中。上面照片提到在教分數時,「部分和整體」的概念是小學生最難理解的部分,以往確實以pizza片的概念來說明,但若以不同形狀的圖形來談分數的概念也許會避開固著現象。

至於加減法的學習,若讓小學孩子們設計故事,大概就能知道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到哪裡。

兩個綠蘋果和三個紅蘋果的加法故事,確實非常容易理解建構,但若是減法故事,我只想到三個紅蘋果和兩個綠蘋果,相差幾個?但我看到書中提到,有些孩子會編造成:五顆蘋果「吃掉」兩顆,還剩下幾顆蘋果?減法是成立的故事,卻不合邏輯,因為「蘋果沒有消失」。

減法的意義都是:移除。但減法運算下,其實包含三種意義:1.群體內移走一部分,問剩下多少,這是動態減法;2.另一種概念是「整體與部分」,例如:五個小朋友,2個女生,幾個男生?這類顯有兩類物件;3.比較的意義,例如:Anthony有7隻貓,Jimmy有4隻狗,Anthony的貓比Jimmy的狗多出幾條?

當從學科本質去思考,專業才會突顯而精準度才會浮現,當釐清自己的盲點才有機會作孩子們跨階的鷹架。

我最近有幾個方向在調整:

1。教學上愛找碴(感謝實習老師到來
2。很多人即使成功或卓越卻不一定知道理由,但我回顧過往學習,我想去理解我失敗或做不好的成因。(感謝帶高中生導師班的孩子給我很多靈感和省思,以及從自己家小孩成長摸索的過程讓我憶當年)

這兩個刺激實在太有趣,可能讓我的突觸又重新發展(哈哈哈哈)
很久沒這麼自得其樂的感覺。分享/紀錄以及推薦一本好書,滿足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希望我有時間動力熱情持續記錄~)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aspp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