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上求學時期,開始喜歡吃麻辣鴨血、麻辣豆腐/臭豆腐,尤其在溼冷的台北冬季裡!隨著笨人返鄉工作,無意中品嘗到剛在東門圓環附近,以老房子古典風格的<饕公麻辣燙(官網)>,除了驚為天人之外,更成為忠實擁護者!
最早經營在東門圓環附近的饕公,據說是由幾個年輕人合夥開店的,在老建築裡,擺上古色古香的桌椅,打造"個人份"麻辣鍋風格,很適合只有兩個人的情侶用餐。最早東門圓環的店已經撤離,而離笨人家最近的就是<成功店>,所以我們常去解饞。
從早期只有一面畫記點餐的Menu,
到現在有如精裝本的點菜Menu,價格也上漲許多。
初次到訪品嚐的人,建議:點套餐形式,
這樣可省去單點不知選啥的困擾。
另外,主要兩種湯底選擇:龍骨湯和麻辣湯。
因我愛麻辣鍋重口味,對某些食材有所偏好,
所以我們現在都選擇一鍋麻辣湯底<小辣>,然後單點。
麻辣鍋底內就有鴨血和豆腐,
我特別推薦這裡的豆腐,因為滷到透、很夠味。
非以臭豆腐滷製,比較像是一般的板豆腐,
夾開品嚐時,可以發現滷汁滲入,味道非常夠,讚!
醬料自取,香菜、蒜苗、香油、白醋、醬油和沙茶六種。
真正的行家就知道:麻辣鍋底的佐醬是以蒜苗+香菜+白醋組成,
至於沙茶則很少入麻辣鍋底的醬料中,沙茶比較適合龍骨湯底。
白醋+蒜苗的佐醬可襯出麻辣鍋底的風味,
重口味的我會另外加上些許香油和醬油,
調配醬料這檔事是抓大原則,
個人喜好不同當然會有差異囉!
將牛肉片川燙後,沾醬配以蒜苗共同入口,人間美味啦!
必點:老油條,笨人的最愛之ㄧ,50元/份。
從一份20/30元的老油條,到現在一份50元的價格,可知物價飛漲的速度。人的喜好,其實很少改變,以往兩人用餐大約300多元,到現在超過500元,口味維持一定,仍吸引我們常去用餐。
這是我很喜歡的手工花枝漿,90元/份。
用餐到最後,派出完整吸附湯汁的秘密武器:科學麵,15元/份。
用餐當天太餓,結果出現本文最大敗筆:我竟然忘記拍鍋底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