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,跟我一樣,是土包子嗎?
在美崙市場內,出現這東西,你知道是啥嗎?
我很喜歡逛傳統市場,移居花蓮兩年,第一次在魚攤上看到這東西,害我駐足研究很久,終於忍不住發問,隔日帶著我Sony相機去拍照,好好記錄一下。
謎底揭曉:這是飛魚卵。大多在端午節前後開始出現販售,到7月中產季大約結束。美崙市場這魚攤是強調"現撈"的。而店家還願意讓我拍照+詢問,真的很感謝。老闆之一也出海"採集捕撈"過,所以從他口述可以讓我得到一些有趣的訊息,如下:
目前有管制,每3年才能撈捕採集一年
後來查資料為:2008年開始採行總量管制,飛魚卵採集要有執照。每年都有公告規範可採集飛魚卵的時間。
利用飛魚在海面漂浮物產卵的特性,以稻草編織"草包"串聯綁在漁船上,店家老闆是說:他從台東長濱出發,放草包跟著黑潮,最北曾到彭佳嶼才收網,但大多在宜蘭外海就能收網。(口述資料)
回家進而查詢網路資料,列出兩篇比較值得參考的如下:
摸摸質地,卵顆粒分明,有硬度,QQ的。整片卵有其膠結物,有韌性可整片拉起。有盡量近拍,可以看到細部。由於"飛魚"是個統稱,其真正的魚種學名還不少,台灣、印尼和祕魯為三大產區。但每區域的魚種不太一樣,飛魚卵顆粒的品質大小也不太一致(爬文資料)。
我訪問的店家是說,台灣的品質最佳,印尼的顆粒較粗口感較不好,台灣的加工品價格較高。
我記得蘭嶼也是以飛魚著稱的,但宜蘭外海捕撈的是"魚卵",偏向於飛魚的中小型魚種,而蘭嶼捕撈的是大型飛魚,以魚肉為捕撈目的。
利用飛魚產卵特性出現的"草包"有時會殘留在魚卵上,所以大多需要經過加工整理。美崙市場出現的是"新鮮貨/現撈的",所以真的是讓我好好可以拍照記錄,用手觸摸和感受質地。
熱情的店家讓我好好拍照,也拉起一整片讓我看清楚。很沉的一片,密密麻麻的飛魚卵。
最後這一張,有讓你跟我這個土包子,感受到"海上黃金"飛魚卵的真實色澤嗎?在早上9點多的光照下,拍出色澤有亮度的飛魚卵。
怎麼吃?朋友提供的私房料理法:飛魚卵加糖心皮蛋切碎 加香菜加一點醬油 白醋 香油 攪拌均勻即可。不過我沒嘗試啦!僅供參考。
完全符合不專業田野→閒聊獲得資訊。
我想。我興奮的感覺。應該就像阿哥見到瓢蟲一樣興奮開心:)
開始有點想念我的職場工作了,地理人啊!